近義成語
捕風捉影、荒誕不經
反義成語
千真萬確、鐵證如山、勿庸置疑
成語故事
西漢的時候,漢武帝花費大量財物和人力,興建皇家園林,供他自己玩樂。當時的大文學家司馬相如,為了勸阻他,於是寫了一篇叫子虛賦的文章,獻給漢武帝。在這篇文章中,有三個虛構的人物,一個叫子虛,一個叫烏有,另一個叫無是公。通過這三個人的對話,講述了虛構的楚國國王出外游玩的故事,借此來說明國君過於追求享樂給國家帶來的危害。由於文章寫得好.漢武帝看了之後十分贊賞,下令暫停興建皇家園林,並將司馬相如提升為大官。後世的人就從這件事得出子虛烏有這個成語,來比喻虛構的事情。
成語解釋
子虛、烏有,漢司馬相如子虛賦中假設的人名。
子虛、烏有:人名。指假設不存在或不真實的事情。
表示根本沒有的人或事。
茅盾《愛讀的書》:「所以我們的『興趣』,有時會從現代轉到古代,乃至子虛烏有的幻想的世界。」
比喻虛構的並不存在的事情。子虛和烏有,都是虛構的人名。
引用文獻
史記司馬相如列傳:「相如以子虛,虛言也,為楚稱;烏有先生者,烏有此事也,為齊難。亡是公者,無此人也。欲明天子之義,故虛藉此三人為詞。」
漢‧司馬相如《子虛賦》:「楚使子虛使於齊,王悉發車騎,與使者出畋。畋罷,子虛過奼烏有先生,亡是公存焉。」
成語造句
岳飛忠心耿耿,卻因「子虛烏有」的罪名而枉死,真是令人叫屈。
『小明偷錢包』這件事根本是子虛烏有,是有人開玩笑編造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