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翼而飛

近義成語

不翼而飛

反義成語

成語故事

春秋時代,齊桓公准備到東海邊的之罘(即今山東煙台)地方去看海潮,也想從海路到南方的郎邪山去玩。當時有人諷喻說:「桓公的這次出游可以比擬從前賢君的出行。」桓公聽到了,便問他的冥相大政治家管仲:「我何德何能,可比擬以前的賢君呢?」管仲對桓公說:「君王的出游有幾種,有的出去省察農事,關心百姓的生活;有的出去玩樂夫休,不想回來。從前的賢君出游的性質是屬于前一種。」齊桓公聽了管仲的解釋,覺得很有意思,准備仿效賢君的作為。管仲隨后又對桓公說了「無翼而飛者,聲也」等幾句話,意思是說:「話說出了口口正像沒有翅膀而能飛的東西那樣,千里之外也會受到影響。」指出君王之一言一行影響很大,叫桓公謹慎,桓公都很聽從。

成語解釋

沒有翅膀而飛去。

比喻事物很快地傳播開來或人盲從輕信。

后人便把管仲的話引申成一句「無翼而飛」的成語,來形容語言文字的傳播:迅速、廣泛。這句成語與「不脛而走」略有不同,「不脛而走」是指一種學問、一篇文章、一種技術很快被人傳誦、學習,風行一時的意思,所以在運用時,要加以區別。再者,「無翼而飛」成語後來又轉化一句「不翼而飛」的成語,通常用來形容物件的無端不見。

郭沫若《前茅‧黑魆魆的文字窟中》:「明朝這首『詩』出世時,詩人的名譽可以無翼而飛。」

引用文獻

《管子》戒篇:「無翼而飛者,聲也。」

西漢‧劉安《淮南子‧說山川》:「眾議成林,無翼而飛,三人成市虎。」

成語造句

原來放在桌上的書,好端端的竟然「無翼而飛」。

發佈日期: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