居安思危

近義成語

常備不懈、安不忘危、防患未然

反義成語

高枕無憂,高枕無憂、及時行樂、刀槍入庫

成語故事

春秋時代,晉、楚為稱雄中原,而時起戰端。而晉厲公的昏昧無能,縱情聲色,以致朝政敗亂諸侯叛離,相形之下,楚的勢力漸漸增強。公元前五七三年,晉國輛位士大夫策動兵變,殺了晉厲公,接迎住國外的公子回國繼任,是為悼公。因悼公對明睿智,領導全國齊心建設,使晉恢復往日雄風。當時少數民族的戎狄在晉國北境肆意騷擾。公元前五六九年,戎狄首領遺使者到晉國要求講和結盟。悼公執意不肯談和,向大夫魏絳說:「我要以武力討伐戎狄。」可以魏絳建議:「如對戎狄出兵,萬一中原有事,將如何應討呢?」悼公慎重考慮后,決定派魏絳與戎狄談判,簽定互不侵犯的條約,從此晉國無后顧之憂,全心全力地和楚國一爭長短。鄭國夾處于晉、楚之間,原是歸順晉國,可是遭楚國攻擊后,等晉的軍隊一撤離,便連續兩次向楚國投降。晉悼公對鄭國二心之變感到震怒,便昨齊等十二個國家聯軍攻鄭。公元前五六二年,聯軍近逼鄭都,鄭公因畏懼而投降。鄭簡公特別饋送大批禮物給晉悼公,以表謝罪之意,其中有三位出色的樂師和十六名歌手以及珍貴的樂器。自此之後,晉國聲威遠播,在諸侯間的名望愈來愈高。悼公對此感到心滿意足,惦念魏絳與戎狄結盟以安大局的功勞,便鈄鄭送來的禮物,賞賜一半給魏絳。而魏絳卻不居功地說:「一切的成就都應歸于陛下的威德和各大臣的忠勇。只要陛下常心存不忘石人教誨的‘居安思危’四個字,必能長保國治民安。」

成語解釋

在安全時,應考慮未來可能會發生的危險。

安:平安無事。謂平安無事時應考慮到可能發生的危險。

居:處於。處在平安的環境裡,也要想到有出現危險的可能。

警惕人須有計畫,毋貪圖眼前的安樂。

後來的人便把「居安思危」和「有備無患」這兩句話用以警惕人居安不忘思危,在享受安逸快樂的時候,也應該想到一些危險的事。

茅盾《子夜》:「你的危言諍論,並不能叫小杜居安思危,反使得他決心去及時行樂。」

居:處在。處在安全的環境,要想到可能出現的危難。

引用文獻

左傳襄公十一年:「書曰:『居安思危』,思則有備,有備無患。」

《左傳》襄公十一年:「書曰:‘居安思危’,思則明備,有備無患,敢以此規。」

左丘明《左傳‧襄公十一年》:「《書》曰:『居安思危』,思則有備,有備無患。」

成語造句

保險是順應人「居安思危」的心理而興起的行業。

身居高位,更應「居安思危」,謹慎自持才是。

雖然我們處於和平穩定的環境,但也要提高警惕,居安思危,這樣才能防患於未然。

發佈日期: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