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微杜漸

近義成語

防患未然,防患未然

反義成語

臨渴掘井,養癰遺患,養癰遺患

成語故事

后漢和帝時,竇太后掌朝政,太后兄竇憲兄弟專權,一般官吏逢迎不暇,政治十分混亂。司稈(相當于丞相)丁鴻,眼見竇憲兄弟專權擾民,便借了日蝕出現的機會,向和帝上了一封密秦,說:「太陽是君主的象征;月光是臣下的形象。日蝕出現,是作臣子的在侵奪君主的權力。……在春秋的曆史里,日蝕出現了三十六次,國君被臣下殺死的有三十二人,都是因為作臣子的權力太重所致。」接著他便數說大將軍竇憲的專橫跋扈權蓋君王的罪狀。最後他說:「現在上天已給我們警戒,就應特別注意禍殃的發生,如果你能親自處理政事,從小的地方著手,那麼壞事就可以避免;如果凶惡的禍源除去了,吉祥的事諒會接連而來。要知破穿岩石的大水,也是由涓滴流水匯聚而成的,干云蔽日的大樹也是從蔥綠的小樹長成。如果不從小處著眼,到根深蒂固時就不易清除了。……」

成語解釋

微,細小。杜,阻塞。漸,逐漸。全句是說禍患在隱微處發生時,就要加以阻止,以免逐漸擴大。

微:微小。指剛出頭的壞事。杜:絕止。漸:逐漸。

防:提防,防止;微:事物的苗頭;杜:杜絕,堵塞;漸:事物的起始、發展。在錯誤或壞事剛萌芽時就加以制止,不讓它發展。

比喻小心謹慎的預防。與「防患未然」義近。

比喻在壞事情壞思想剛露頭的時候就加以制止,不讓它發展。

夏衍《心防》第二幕:「在起初的時候,最要防微杜漸。」

引用文獻

宋書吳喜傳:「且欲防微杜漸,憂在未萌。」春秋胡氏傳文公九年:「出姜至是,蓋不安於魯,故至而特書,以示防微杜漸之意,其為萬世慮深矣!」

胡安國《春秋傳》文公九十年:「故至而特書,以示防微杜漸之意,其為世慮深矣。」

南朝‧宋‧范曄《後漢書‧丁鴻傳》:「若敕政責躬,杜漸防萌,則凶妖消滅,害除福湊矣。」

成語造句

夏天一到,傳染病就流行起來,大家應該「防微杜漸」,惟有保持居住環境衛生,才能防止疾病發生。

做任何事情都就「防微杜漸」,方不致問題。

發佈日期: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