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遂自薦

近義成語

自告奮勇

反義成語

自慚形穢 孫猴子作官

成語故事

公元前二五八年,秦軍包圍趙都邯鄲,趙孝王派平原君到楚國締結盟約,想要聯合以楚國為中心的反秦聯軍,以疏緩國內危機。平原君授命后,想從門下數千食客中,精挑二十名文武雙全的人才作為隨從。可是,只有十九位人選,左思右想就是想不出第二十位該是誰。這時,有名叫毛遂的食客主動向平原君自我推薦說:「聽說陪伴先生到楚國的隨從缺名,我正是最佳人選。」平原君對此人毫無印象,便問:「先生到此幾年了?」「三年!」平原君笑首說:「賢者猶如錐子,將錐子放入袋呂,尖端立刻會突現,而先生在這已三年,卻從未聽聞有何專長和建樹,我不能帶你前去。」「過去是苦無機會,今天請把我試放入袋中,不僅是尖端,就是連把柄也會突現出來。」平原君認為毛遂言之成理,就將他列入人選內。其他的食客對毛遂大言不漸地自我推薦,感到相當反感,可是晶體管中聽他長篇闊論,又相互切磋,交換意見后,終于改變對他的觀感,毛遂果是一位博學全才。一行人抵達楚國,平原君將隨從留在殿下,獨自面見楚王,分析局勢的利害得失,費盡唇舌,因楚王猶疑不定,始終無法達成結盟之事。毛遂見此景,頗為光火,於是手提寶劍奔到殿上喝道:「聯盟結約的利害性顯而易見,為何不快快作出決定!」楚王詫異地問平原君:「此人是誰?」「是我隨行的人員。」楚王大怒:「我正和你的主子商計大事,不識大體的家伙,還不快退下!」但毛遂絲毫不為所脅,握劍柄,衝前一步說:「大王的性命現操在我手中,稍有輕舉妄動,就讓你血濺五步,誰也救不了你。還敢如此大聲喝斥我!」楚王被他咄咄逼人的氣勢給震懾住,噤不出聲。毛遂趁機又陳述結盟斬益多于弊,楚王聽后,不住點頭說:「先生之見甚是高明,我願馬上和趙結盟,共同反秦。」毛遂便端來結盟儀式必備的銅盤,里盛有雞、犬、馬的血,跪地請楚王飲一口,平原君也飲一口,最後自己也飲了一口。隨后,又招呼殿下十九名的食客輪流飲用,並譏諷說:「都是一趨炎附勢之徒,如何能成得了大事呢?」事成之後,平原君對毛遂禮遇備至,他慚愧地說:「我自以為有識人之術,如今知道錯了,還望請先生多多諒解!」後來,楚軍大批援軍前來,解救了趙國。毛遂自薦戰國時期,秦國派軍隊攻打趙國,趙國的形勢非常危急。於是趙王派平原君向楚國求救。平原君本想帶二十個人跟隨他,但他只能挑選出十九人。這個時候,一個叫毛遂的人向平原君推薦自己,並說服平原君帶自己出使楚國。後來,憑著毛遂的機智和勇敢,楚國國王被說服了,答應派兵援救趙國。

成語解釋

毛遂,戰國趙人,是平原君的食客。薦,推舉。

薦:推薦。謂自告奮、自我推薦。

毛遂:戰國時趙國平原君的門客;薦:推薦,薦舉。毛遂自我推薦。比喻自告奮勇去做某項工作。

比喻自告奮勇,不需人託請而自我推薦。

形容不經由推薦或未經由邀請,即自告奮勇,自動請求做事的人。

鄒韜奮《經歷》:「我作毛遂自薦,居然被校長核准了。」

薦:推舉。毛遂:人名。比喻自告奮勇`自我推薦接受任務。

引用文獻

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:「秦之圍邯鄲,趙使平原君求救,合從於楚,..得十九人,毛遂乃自薦請從。」

《史記>平原君傳:秦之圍邯鄲,趙使平原君求救,合縱于楚,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行,得十九人,毛遂乃自薦請從,圓滿完成使命。

西漢‧司馬遷《史記‧平原君虞卿列傳》:「門下有毛遂者,前,自讚於平原君曰:『遂聞君將合從於楚,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,不外索。合少一人,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。』」

成語造句

她剛畢業不久,就以「毛遂自薦」的方式謀得一分教職。

李經理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,就是當時憑一股「毛遂自薦」的勇氣。

在競選會上,我「毛遂自薦」當班長。

發佈日期: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