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屈不撓

近義成語

百折不撓,堅韌不拔,堅忍不拔、百折不撓、視死如歸

反義成語

一蹶不振,卑躬屈膝、奴顏婢膝

成語故事

西漢成帝建始三年(公元前三十年)秋天,都城長安的居民,因誤信將有洪水泛濫的傳言,驚慌萬分,紛紛收拾行囊家當,准備避難。成帝召集朝臣商議良策,然而,國舅大將軍王風商詳細調查實情,便也信以為真,秦請成帝應及早避難,免受洪水之禍。群臣都附議王鳳的建議,只有宰相王商堅持反對,他認為這只是空穴來風的流言,不足為信,力主百姓保持冷靜,不要輕舉妄動。經過安撫,長安人心漸平定,秩序重回軌道。而調查的結果,証實這只是個毫無根據的謠言。成帝因此非常贊賞王商的不為多數人意思左右,而能始終堅持己見,也就漸漸不信任王鳳的為人了。王鳳雖也為自己不事詳求的魯莽感嘆到懊悔,但對王商則記恨在心。有回,王鳳的族人郎邪郡太守楊彤,因為政不當,招致郡民疾苦抱怨。王商便主張對楊彤加以懲罰。相反地,王鳳極為袒護楊,掩飾他的一切過錯,並請王商通融,但王商仍執意向皇上奏明,懲處楊彤。《漢書》的作者班固,對王商的評論是:「王商耿介忠誠,人格不屈不撓,因而遭他人懷恨。」

成語解釋

不受威武所屈服,不被困難所阻撓。

屈:屈服。撓:彎屈。

屈、撓:彎曲。不屈服。形容不畏強暴和困難,表現十分頑強。

比喻意志堅決,不因困難而屈服退縮。

比喻不怕困難,堅持努力奮斗的精神。

馬南?《燕山夜話‧文天祥論學》:「至於文天祥的強烈愛國思想和正氣凜然、不屈不撓的偉大風格、永垂千古,更非韓愈所能比擬的了。」

撓:彎曲。不屈服,不彎曲。形容意志堅定,不為困難所屈服。

引用文獻

孟子公孫丑上:「公孫丑問曰:『不動心,有道乎?』孟子曰:『有,北宮黝之養勇也,不膚撓,不目逃。』」

《漢書》敘傳下:「樂昌篤實,不撓不屈。」

東漢‧班固《漢書‧敘傳下》:「樂昌篤實,不橈(撓)不詘(屈)。」

成語造句

由於他有著「不屈不撓」的精神,所以成就了許多大事業。

抱著「不屈不撓」的精神,他終于戰勝了病魔,恢復健康。

孫中山先生為革命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,永遠激勵著我們。

發佈日期: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