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義成語
眾口鑠金、道聽途說
反義成語
眼見為實
成語故事
戰國時代,互相攻伐,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約,國與國之間通常都太子交給對方作為人質。《戰國策》《魏策》有這樣一段記載:「魏國大臣寵蔥,將要陪魏太子到趙國罷作人質,臨行前對魏王說:‘現在有一個有來說街巿上出現了老虎,大王可相信嗎?’魏王道:‘我當然會相信。’寵蔥就說:‘街巿上不會有老虎,這是很明顯的事,可是經過三個人一說,好像真的有老虎了。現在越國國都邯鄲離魏國國都大梁,比這里的街巿遠了許多,議論我的人又不止三個。希望大王明察才好。’魏王道:‘一切我都知道。’寵蔥告別魏王走后,毀謗他的話,先后傳到魏王跟前。後來,魏太子質押期滿寵蔥陪太子回國,魏王果然沒有再召見他。三人成虎 戰國時期,魏王把兒子送到趙國作人質,並派龐蔥(音聰)陪同前去。龐蔥擔心離開魏王後,有人會在魏王面前說自己壞話。就問魏王:「大王,如果有人說有隻老虎跑到我們街上來,您會相信嗎?」「當然不相信。」魏王說。龐蔥接著問:「有第二個人同樣說呢?」魏王說:「我有點懷疑。」龐蔥又問:「第三個人也同樣說呢?」「那我深信不疑。」魏王說。龐蔥走後,那些對他不滿的大臣們就在魏王面前說他壞話。魏王開始不相信,後來說的人多了,魏王就相信了。龐蔥回國後,魏王就不再重用他了。龐蔥的擔心變成了現實。這就是『三人成虎』的來由。
成語解釋
三人都說有老虎,縱然是假的,也會使人信以為真。
三人謊報巿上有虎,聽者即信以為真。比喻流言經眾人傳播,足以惑亂視聽。
三個人謊報城市裡有老虎,聽者就信以為真。比喻謠言重複多次,就能使人信以為真。
比喻謠言能以假亂真,搖動視聽。與「眾口爍金」義近。
比喻眾人皆說是,即使錯誤的訛傳,也會信以為真。
比喻謠言重複多次,就能使人相信。
引用文獻
韓非子儲說上:「夫市之無虎也明矣,然而三人言而成虎。」戰國策魏策:「三人成虎,十夫揉椎,眾口所移,毋翼而飛。」
《韓非子》說上:「三人言巿有虎,王信之乎?」王曰:「寡人信之。」《戰國策》魏策二:「夫巿之無虎明矣,然而三人言而成虎。」
西漢‧劉向《戰國策‧魏策二》:「夫市之無虎明矣,然而三人言而成虎。今邯鄲去大梁也遠於市,而議臣者過於三人矣。」
成語造句
謠傳公司要裁員,搞得人心惶惶,真是「三人成虎」啊!
每個人言行都要小心謹慎,殊不知「三人成虎」,人言可畏啊!
他剛聽到這個消息時還不相信的,但後來經不住小李他們三人成虎地說一通,竟然相信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