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義成語
一無所知、目不識丁
反義成語
無所不知、全知全能 十竅通九竅;大桿杖吹火;扁擔吹火;眼瞎耳聾鼻塞嘴啞十孔九漏;半邊鼻塞
成語故事
紂王,是晚國商朝時代一位昏庸暴戾的君王,他非常寵愛妃子妲己。一天到晚與妲己飲酒取樂,不理朝政也不顧老百姓生活的疾苦,同時,他又聽信寵妃妲己的話,殺害了不少忠臣和無辜的老百姓。他的叔父比干看見他這樣昏庸無能,便言正色厲地苦諫,勸他不可沉迷酒色,不可屈害忠良,枉殺無辜,應該振作起來,為國家和百姓做點有益的事情。妲己知道了這事,心里十分氣惱,恨比干多管閑事,干涉他倆的私生活,便對紂王說:「如果比干真正是一個忠臣的話,你為什麼不叫他剖開自己胸膛,取出心肝來獻給你呢!」紂王果然聽信寵妃妲己的話,令比干剖胸而死。一竅不通
成語解釋
竅,孔穴。
竅:孔也。沒有一竅是貫通的。比喻什麼都不懂。
竅:心竅,洞。比喻什麼都不懂,閉塞,愚鈍。
1比喻不明事理的人。2比喻人對某種技藝學問一無所知。
后人引申成「一竅不通」這句話,用來譏刺人家的愚蠢和糊塗。
茅盾《子夜》:「雖然他是一竅不通的渾蟲,可是雙橋鎮上並無『鎮長』之流的官兒,他也還明白。」
竅,孔穴,這裏指心竅。比喻甚麼都不懂。
引用文獻
1呂氏春秋過理篇:「紂殺比干而視其心,不適也。孔子聞之曰:『其竅通,則比干不死矣。』」2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十回:「我們中國人專門會作八股,叫我們生意人看著他,就一竅不通的了。」
《呂氏春秋》過理:「殺比干而視其心,不適也。孔子聞之曰:‘其竅通則比干不死矣’。」
戰國‧呂不韋《呂氏春秋‧過理》:「殺比干而視其心,不適也。孔子聞之曰:『其竅通,則比幹不死矣。』」高誘註:「紂性不仁,心不通,安於為惡,殺比干,故孔子言其一竅通則比幹不見殺也。」
成語造句
1對那種固執得「一竅不通」的人,我懶得和他多說一句話。
我對攝影「一竅不通」,因此還請您多費心指導。
他原來經商,對音樂「一竅不通」,怎會作起曲來了?真令人不可思議。
爸爸對於服裝設計,可謂是一竅不通,但他知道媽媽和我喜歡,所以答應帶我們去看時裝表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