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下之盟

近義成語

身不由己、不由自主

反義成語

自食其力、自強自力

成語故事

春秋時,強大的諸侯經常進攻弱小的諸侯,希望侵占小國而擴張自己的勢力。楚國是東周時的強男,周桓王十二年時,楚國派兵去攻打絞國,在絞國斬南門外駐了兵,然後故意派一部分人去山上砍柴作燃料,卻又故意不派兵去保衛那些砍柴人。絞國的兵士知道了這些伐薪人沒兵力保護,便出動了一批兵力去追捕,結果拘捕了三十多人。第二天,縊國的兵士都爭著上山捉人,一直追到深山里。這時,楚軍便悄悄的開到北門,阻斷了絞軍回來的道路,並在山下埋伏。待絞國兵士下山,便中了伏擊,絞國城內兵力單薄,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,打了個大敗仗。沒奈何只得跟楚國訂了一個喪權辱國的「城下之盟」,絞國便從此作了楚國的附庸。  春秋時期,絞國是小國,與楚國相鄰。公元前700年,楚國出兵打絞國。絞國人守在城內不出來,楚國軍隊難以攻入。楚王就派人到絞國的山上砍柴,引誘絞人出城到山中追捕砍柴的楚人。楚軍再堵住絞人回城的路,又在山中設下埋伏,把絞國人打得大敗。楚王迫使絞國人簽訂了城下之盟,才撤軍回楚國。後來,「城下之盟」這一成語用來形容在敵人兵臨城下時被迫訂立屈辱性的條約。

成語解釋

敵軍已攻到城外,被迫訂立和約。

投降媾和謂之城下盟。

盟:盟約,和約。指在敵人兵臨城下時被迫簽訂的屈辱性和約。

指戰敗投降。

后世的人便將強敵兵臨城下,投降媾和,並接受屈辱條件,叫做「城下之盟」。但現在應用這句成語時,已不單單是限于兩國之間的不平等條約,但凡兩個集團間的明爭暗斗,商場上相互的生意競爭,甚至體育的競賽,有時也可用它來形容比喻。

嚴復《論南昌教案》:「道鹹之際,海禁未開,疆吏不達外情,交涉動至決裂,城下之盟,有金陵、天津諸條約。」

比喻面臨強敵,被迫投降、簽訂降書。

引用文獻

左傳桓公十二年:「楚伐絞..大敗之,為城下之盟而還。」

《左傳》桓公十二年:「楚伐絞,大敗之,為城下之盟而還。」

左丘明《左傳‧桓公十二年》:「大敗之,為城下之盟而還。」

成語造句

我方將士寧可奮力一戰,也不願和敵人訂立「城下之盟」。

鴉片戰爭,清政府打了敗仗,與英帝國罰義者簽訂了喪權辱國之城下之盟。

在敵人的強大攻勢下,他們被迫簽定城下之盟。

發佈日期: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