盲人瞎馬

近義成語

履冰臨淵、履薄臨深

反義成語

成語故事

晉時的桓玄和顧愷之是很要好的朋友。有一天他倆在參軍殷仲款項怕家里談天,後來不知道誰提議,要每人說出一件最危險的事情,即使是想象的也行。於是桓玄先說:「矛頭浙米劍為炊。」意思是用長矛的尖頭漚在米里面,再用劍身去燒火煮飯。殷仲堪接著說:「百歲老翁攀枯枝。」意思是年齡很大的老頭子懸在一根村萎的樹枝下面。這時,顧愷之還沒來得及說話,就有旁邊另一個參軍搶著說:「盲人騎瞎馬,夜半臨深池。」意思是瞎了眼睛的人騎一匹瞎馬,在漆黑的夜里,走到了深水的邊緣。殷仲堪有一只眼睛正是壞的,聽見這話,立時身上打了一陣寒顫,不由得吃驚的說:「呵呀!這太可怕了!」說話也就這樣停止了。

成語解釋

盲與瞎同義,指失去視覺。盲人騎著瞎馬。比喻亂闖亂撞,極為危險。

盲人騎著瞎馬。比喻盲目亂闖瞎撞,後果十分危險。

后人就引用「盲人瞎馬」這句話,璧喻做事不預無了解情,走路不預先弄清路徑,而去亂搞、亂碰,必定要發生錯誤或危險。

魯迅《華蓋集‧北京通信》:「如果盲人瞎馬,引入危途,我就該得謀殺許多人命的罪孽。」

引用文獻

《世說新語》排調篇:「盲人騎瞎馬,夜半臨深池。」

南朝‧宋‧劉義慶《世說新語‧排調》:「盲人騎瞎馬,夜半臨深池。」

成語造句

你這樣毫無計划的就冒然去做,簡直是「盲人瞎馬」,太危險了。

發佈日期: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