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義成語
引玉之磚、一得之見
反義成語
成語故事
趙嘏,唐時山陽人。他的詩寫得很好,就是大詩人杜牧也喜歡讀他的詩。特別喜歡他的「長笛一聲人倚樓」這一句詩,因而人們又叫他做趙倚樓。當時,常建也是個詩人,一向仰慕趙嘏的詩才。當趙嘏有一次到了吳地的時候,常建料想趙嘏一定要去靈岩去游覽的,為了想得到趙嘏的詩句,就先在寺里牆上題了兩句詩。後來趙嘏果真到靈岩寺去游覽,看見常建所題的兩句詩后,也接了兩句。游者們看了全詩,確實認為常建寫的詩沒有趙嘏寫的好,有人說常建的這種作法是「拋磚引玉」。
成語解釋
拿出自己較拙劣的物品,引出別人精美的物品來。
拋出磚去,引回玉來。
拋出磚頭,引來白玉。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見引出別人更好的意見。
自謙語,表示自己率先行事,以引起更多更好的回響。
比喻先以自己粗淺的文字或粗淺的意見,引發其他的更美好的行為和高明的成熟的意見或佳作。這是一種自謙的說法。
清‧李汝珍《鏡花緣》:「方纔婢子費了唇舌,說了許多書名,原是拋磚引玉,以為借此長長見識。」
拋出磚頭,引來白玉。比喻自己先說出自己的意見,以此來吸引別人說出高明的見解。常用作謙詞,用於講話時的客套話。
引用文獻
傳燈錄:「趙州諗謂大眾有解問者出來,一僧便出禮拜。諗曰:『此來拋磚引玉,卻引得箇墼子。」」墼,未燒的磚坏。
《景德傳燈錄》:「趙州稔謂大眾有解問者出來,一僧便出禮拜,稔曰:‘比來拋磚引玉,卻引得個墼子。」
宋‧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:「時有一僧便出,禮拜,師曰:『比來拋磚引玉,卻引得個墜子。』」
成語造句
我率先捐血的行動,希望能收到「拋磚引玉」的效果。
我先談這些,就算拋磚引玉叭。
例會上,陳經理見大家默默無言,唯有拋磚引玉,首先發表了自己的意見,希望大家能踴躍發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