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義成語
如願以償
反義成語
成語故事
伯夷、叔齊,是商朝時孤竹(國名)君的二個兒子,孤竹君未死的時候,想傳位給小兒子叔齊做國君。後來他既死,叔齊不肯即位,認為兄為長,應該讓給哥哥伯夷就位才是。伯夷遵守父親的遺命,也不肯接受,暗暗地溜走了。叔齊見哥哥避走,也馬上逃避到外面去。孤竹國的人,只好擁立孤竹君第二個兒子當國君。伯夷、叔齊聽說西伯侯姬昌(文王)很敬愛老人,於是不約而同的去投奔他,到了那里,西伯侯文王卻已死了。他的兒子武王,拿他父親的神主,說是奉了文王的遺命去討伐商紂。伯夷、叔齊兄弟見武王父親死了,還沒有殯葬,就用兵器去打仗,不是做兒子應有的道理,並且他攻伐的人又是商王,這樣做認為不是忠臣。於是跪在馬前,扣住武王的馬,勸止武王。武王不聽他們的話,想殺死他們。姜太公見二人很有義氣,把他們釋放了。武王滅了商朝,建立了周朝,天下百姓也都歸附。但伯夷、叔齊兄弟卻認為武王的行為不正,不但不肯事奉周朝,且立志不吃周朝的東西,逃到首陽山去隱居,摘些蕨薇充飢,當時有人諷刺他們說:「既然不吃周朝的東西,所吃的蕨薇還不是周朝領土上所產的東西嗎?」於是二人竟餓死在首陽山。後來孔子說:「伯真、叔齊這兩人,要求仁,便得到仁了,那還有什麼怨恨呢?」
成語解釋
原指伯夷、叔齊兄弟讓國,本是求仁的表現;既然讓國而心安理得,已經得仁,就沒有怨言了。
仁:仁義。謂求什麼得什麼,適如其願。
比喻理想和願望均實現。
比喻一個人的作為恰如己願,自然能心安無怨了。
后人引用孔子的話,把「求仁得仁」四字用在志節上,來稱為仁義而死的人,但也有人用在其他事情上,不專指殺身成仁;更有人用輕薄的口吻,把這話以「自作自受」四字來代替,去譏笑人家的。
清‧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‧姑妄聽之三》:「君所謂求仁得仁,亦復何怨。」
引用文獻
論語述而篇:「子貢問孔子曰:『伯夷、叔齊何人也?』曰:『古之賢人也。』曰:『怨乎?』曰:『求仁而得仁,又何怨?』」
《論語》述而篇:「子曰:求仁而得仁,又何怨!」
先秦‧孔子《論語‧述而》:「求仁而得仁,又何怨?」
成語造句
孔子周遊列國,力勸諸侯實行仁政,這種明知困難而努力去做精神,正是「求仁得仁」的表現。
黃花崗烈士「求仁得仁」,為國家民族壯烈犧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