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不虛傳

近義成語

名實相副,名副其實,名副其實

反義成語

名實難副,名過其實,名不副實,有名無實,徒有虛名,徒有虛名

成語故事

薛道衡是南北朝時代的人,他詩做得很好,名氣極盛盛他在做官時,齊國邀請他觀光。他到了齊國,已住上半年,那天剛巧是正月,當時正月的初七,稱為人日,他就在那一天做了一首紀念人日的詩。齊國有人看到他的詩,念完頭兩句:「立春才七日,離家已半年。」接著就批評他說:「人家都說這個人很會做詩,他詩中所說的是甚麼話呀!」但後來看到后兩句:「人歸落雁后,思發在花前。」不禁大加贊賞道:「果真名不虛傳。」名不虛傳

成語解釋

名聲與實際相符,並非虛名。虛,不真實。

名:名氣。虛:假。流傳開來的名氣並無虛假,意謂名實相符。

虛:不真實。傳出的名聲與實際相符,不是虛假的。

65

比喻名氣與實際相符合,並非虛名之意。

郁達夫《南遊日記》:「立在瀑布下流的溪旁,向上一看,果然是名不虛傳的一個奇景。」

流傳的名聲不是假造出來的。比喻名氣和實際相符。名,名聲;虛,虛假;流傳。

引用文獻

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:「兵精糧足,名不虛傳。」

《史記》游俠列傳:「然其私意廉潔退讓,有足論者,名不虛言,士不虛附。」《三國演義》第四十五回:「兵精糧足,名不虛傳。」

晉‧陳壽《三國誌‧徐邈傳》:「帝大笑,顧左右曰:『名不虛傳。』」

成語造句

我對於他的高超琴藝,久聞其名,如今親自聆聽欣賞,果然「名不虛傳」,令人佩服。

某畫家的畫,果真「名不虛傳」,每一幅畫皆栩栩如生。

人們都說你是電腦神童,今天一見,果然名不虛傳。

發佈日期: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