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義成語
瓜李之嫌
反義成語
成語故事
據說有一次,柳公權對唐文宗說:「有人不同意你派郭文做分寧(今陜西分縣)的主管。」文宗有點不高興,又問:「郭文一向做官沒有過失,這還有甚麼不妥的地方呢?」柳公權說:「郭文對國家的功勞很大,被派做分寧的主管,這是對的。只是議論的人說,郭文是因為讓兩個女兒入宮,才能夠得到這樣的安排。」文宗於是說明郭文的兩個女兒進宮,為的是參見太后,跟他沒有關係的。但柳公權說:「瓜田李下的嫌疑,怎能夠使得每個人都明白呢?」瓜田李下古時候,有一個讀書人去探望朋友。當他經過一片瓜田的時候,他被一條瓜藤絆倒,一隻鞋子從腳上脫了下來。他沒有彎腰拾起鞋子,而是光著一隻腳急忙離開。接著,他又經過一座長滿果實的李樹林,帽子被一條樹枝碰歪了,他卻不敢伸手戴好帽子。到了朋友的家後,朋友看見他衣衫不整的樣子,連忙問他原因。他說了事情的經過,並說:「我如果在瓜田裏拾鞋子,或是在李樹下伸手戴好帽子,別人就會怀疑我偷瓜或偷李子,這樣會損害我的名聲的。」後來,「瓜田李下」就被用來比喻容易惹人懷疑的環境。
成語解釋
這是由「瓜田不納履,李下不正冠」中節錄出來的。全句是說在瓜田裡俯身穿鞋會被懷疑偷瓜,在李樹下舉手整帽
喻處嫌疑之地。
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場合。
指容易發生嫌疑的是非之地。亦作「李下瓜田」。
比喻凡因事處在嫌疑的地位,或在一些事情上應該避開嫌疑,就叫「瓜李之嫌」,或「瓜田李下」。
《北史‧袁聿翻傳》:「瓜田李下,古人所慎。願得此心,不貽厚責。」
在瓜田中不穿鞋,在李樹下不整冠,以防被人懷疑偷李偷瓜。比喻容易引起懷疑的場合。
引用文獻
樂府詩集君子行:「君子防未然,不處嫌疑間;瓜田不納履,李下不正冠。」北史袁翻傳:「瓜田李下,古人所慎。」
《樂府詩集》君子行:「君子防未然,不處嫌疑間,瓜田不納履,李下不正寇。」《搜神記》:「懼獲瓜田李下之譏。」
晉‧干寶《搜神記》第15卷:「懼獲瓜田李下之譏。」
成語造句
已經很晚了,你就不要和女朋友關在房裡聊天,免得「瓜田李下」,被人誤會了。
這事非常復雜,「瓜田李下」,古之所慎,你還是快點離開叭!
只要自己不做壞事,就算「瓜田李下」,也沒有甚麼可擔心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