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事無成

近義成語

一無所成、一竅不通、勞而無功

反義成語

功成名就、勞苦功高、一技之長

成語故事

唐朝的時候,有一個人當了省郎的官,因官運不怎麼享通,無論做任何事情,往往都不如其所願,所以時時出外想借游玩散散心。有一天,他到了京國畦,游倦了,就寄宿在寺里。晚上做了一個夢,他夢中走到一處岩石下,碰到一位老和尚,在老和尚的面前,有一個極小香爐,爐中檀香煙裊裊上升。老和尚對省官說道:「這小香爐中的香煙還是你許願時留存焉的,現在你已做了三世人了。第一世你是唐玄宗時代的劍南安撫巡官;第二世你是憲宗時候的西蜀書記;第三世就是現在的省郎官。」他聽了老和尚這番話,恍然有點沉悟,仿佛記憶三世所做的官,都是庸庸碌碌,一事無成。於是,再也不願意在宦海里浮沉,對人生似乎頓時大徹大悟。

成語解釋

是說事事都沒有成就。

成:成就。一件事都沒有辦成。

連一樣事情也沒有做成。指什麼事情都做不成。形容毫無成就。

比喻虛度光陰,事事不如意,且毫無成就可言。

比喻庸庸碌碌,蹉跎時日,一無所成,而有所慨嘆!

魯迅《書信集‧致鄭振鐸》:「若與此輩理論,可以被牽連到白費唇舌,一事無成,也就是白活一世。」

指甚麼事情都做不成,形容毫無成就。

引用文獻

白居易除夕寄元微之詩:「鬢毛不覺白毿毿,一事無成百不堪。」紅樓夢第一回:「今風塵碌碌,一事無成。」

白居易《除夕寄元稹》詩:「鬢毛不沉白毿毿,一事無成百不堪。」宋朝王中《干戈》詩:「干戈未定欲何之,一事無成兩鬢絲。」

唐‧白居易《除夜寄微之》:「鬢毛不覺白毿毿,一事無成百不堪。」

成語造句

他既不肯用功讀書,又不願意努力工作,所以至今仍然是「一事無成」。

少年不努力,老大徒傷悲,年青人應趁今惜取大好時光勤奮不懈,免得晚年慨嘆「一事無成」。

他小時讀書不用功,長大後又不努力工作,至今還是「一事無成」。

發佈日期: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