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義成語
反義成語
成語故事
春秋時代,晉文公得秦國援助,結束長期的流亡生活,回國登基。論功行賞以隨同他流妄得居首功,援助者次之,歡迎他歸國者居第三。晉文公封賞的原則是隨他亡命和施予援助者,一律賜給土地並加封。而歡迎他歸國登基的人,甚至微不足道的小人物,也都有封賞,真可說是皆大歡喜。文公還是擔心會有漏賞的,便張貼告示,若有應受賞而未列名者,可上奏呈報。結果,確有一名曾隨文公亡命天涯的忠臣介子推被遺漏了,鄰人見到布告內容,急急來告訴介子堆。介子推在文公回國登基后,便稱病返鄉。對他人競相爭功斬作為,極為不齒,因此,他寧願與母親安守家園,過著貪淡的日子。對于鄰居的通告告介子推一笑置之。他母親奇怪道:「你曾割肉畏食飢餓的晉文公,這種天大的功勞,為何不去貪賞?」介子推嘆口氣說:「我對文公的忠誠,是不求任何報償的。」鄰居反駁他說:「你寧願不說出姓名領賞,而讓老夫人跟你吃苦受罪?」介子推卻說:「獻公九子中,就屬文公最為賢德,他如今歸國即位,本是順天應人之事,然而大家卻一味地爭功封賞,豈不是天大的笑話!」「偷取他人財物,就被稱為盜賊,更何況是奪上天的功勞,以為自己的?與其和這般狹小這人相處,還不如回家編草鞋,來得心情愉快。」鄰居為他的清正人格感動,便默不作聲,而他母親也了解兒子不慕名利的心理,就說:「干脆咱們到山里去陷居叭!」這番話正與介子推的想法不謀而合,當夜,介子推背著母親,在朦朧的月光下,進入綿山(山西省),便從此不再出山。後來,文公知道實情,數次派人入山尋找,都沒有結果。文公為使他早日出山,便下令放火燒山,以火攻逼迫他出來。誰知,直到火燒完了整座山,才發現介子推背著母親的屍體,始終未踏出綿山一步。后人把這一日(清明前一天),作為寒食節,以紀念他。
成語解釋
貪剽竊占據。功:功勞。
把自然成功的事作為自己的功勞。現指攘奪他人的功勞。
表示剽竊他人的功勞為已有的人。
孫犁《澹定集‧成活的樹苗》:「我們還是不要貪天之功吧,什麼事也不要貪天之功。」
引用文獻
《左傳》僖公二十四年:「竊人之財,猶謂之盜,貪天之功,以為已力乎?下義其罪,上賞其奸,上下相聚,難與處矣。」
先秦‧左丘明《左傳‧僖公二十四年》:「竊人之財,猶謂之盜,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。」
成語造句
團體比賽獲得了勝利,而某人宣稱主要是自己的努力才有此榮譽,這種「貪天之功」的作為實不可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