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發制人

近義成語

先聲奪人、先下手為強

反義成語

後發制人

成語故事

秦末,下相(江蘇省)人項梁,因犯殺人罪,便悄悄帶侄子項籍(項羽)逃往他國,終在吳中定居下來。項梁具不凡之才,除結交當地名士之外,同時也養食客若干,空暇之余便教項羽兵法。兩人在吳中都享有很高的聲望。公元前二○九年,阿勝吳廣率領眾人發動起義,部份地方官吏隨之響應,策動兵變,頓時,天下動亂不堪。會稽郡守殷通,素來就敬慕項梁英羽聲名,便請兩人共議天下大事,表示他也想推翻秦朝。項梁對他說:「如今江西各地義軍紛起,正是揭竿伐秦的大好時機,先發動的人可以奪得先機,所以要趁早行動。」項梁主張殷通早日發兵。殷通贊同,希望由項梁、項羽及桓楚三人率軍。項梁說:「桓楚早已逃往他國,不過我的侄子知道他的行蹤,就派項羽去尋找叭!」事實上,項梁看出殷通的優柔寡斷,不是共議大事的對象,暗中支使項羽誅殺殷通。士兵們因畏懼項羽的威猛,也就自動地歸服于他。項梁、項羽便在郡內征募壯士精英八千人,于吳中發兵起義,大軍渡過長江,開始北上。

成語解釋

先發動的可以制伏對方。

發:發動。制:控制。

發:開始行動;制:制服。指爭取主動,先動手來制服對方。

指兩方對峙時,先採取行動的便可制服對方。與「先下手為強」義同。

比喻先發動攻勢制服對方。

浩然《艷陽天》第87章:「沒等蕭長春說完最後一句話,馬上就開口,要來個先發制人。」

首先行動的就可以制服對手。

引用文獻

漢書項籍傳:「先發制人,後發制於人。」

《漢書》項籍傳:「先發,制人;后發,制于人。」

東漢‧班固《漢書‧項籍傳》:「先發制人,後發制於人。」

成語造句

棒球賽剛開始,中華小將便「先發制人」,奪得兩分,士氣因此大振。

作戰講求「先發制人」,才能占據主動。

比賽一開始,我們學校足球隊就先發制人,一下子把比分拉開。

發佈日期:

發表迴響